马上注册,轻松获取资料,结交更多研友,享受更多功能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是18年毕业于一所双非的,毕业之后二战。所以就是18年,19年都参加了考研,考了一所省内985,录取通知书还没发,刚领完调档函和政审表。 其实毕业之前我也参加过一次研究生考试,当时是裸考,所以对上岸上线毫无期待,就想着来年要再战。本科绩点3.86,开始想保研来着,后来没保上,加上当时实习,自己也没安排好时间的分配。不过,幸运的是,参加了17年我一直想考的学校的夏令营,这对我的初试和复试都有很大的帮助。 身边有同学已经在念研一了,还有本科是四年制的朋友已经研二了(我本科五年制),她们都说还是要看自己适不适合科研,总之也有负面情绪的吧。但是综合我所学的专业和我的性格以及我的目标(10年计划),我觉得读研对我有必要。 所以,我就有一颗坚定想考研的心。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读研的目的,这关乎你的择校,备考的目标和状态等一系列问题。 7月中旬开始准备考试,我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所以就在家这边一所大学里租了一个单间房。大学里学习氛围还是十分浓厚,图书馆和考研专门的教室都有。在备考的日子里,我基本上独来独往,什么都是靠自己摸索。其实,回想一下,除了没人跟我一起讨论真题答案这一点让我很烦恼,其他的时候,我都很享受自己在校园里摸索的感觉。心里有一种信念,有一个很坚定的目标,这段日子还是很宝贵的时光啊。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 考研复习规划 因为之前考过一次研,所以大致知道自己水平在哪儿。第一次英语考了六十多,政治四十多,专业课是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位数。本科是学药的,裸考有机和分析真的惨不忍睹。下决心备考的日子要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英语也要每天学,但是我觉得从六七十的水平涨到八十,真的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而且我们专业课有300分,所以,我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来学专业课。政治的话,不奢求优秀,不拉后腿就行了。19年初试英语考了71,政治73,专业课265,总分409。 事实证明,我的策略还是对的,也证明这几个月真的在用心学习了。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考试的科目也不一样。所以,的做法就是参考别人的计划,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 专业课规划 我备考了6个月左右,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7中旬-8月底)打基础:把有机和分析的课本过了一遍,课后习题都做一遍。刚开始很懵,有机的课后题基本上能做对一半就不错了,可能和我自己有机的基础不好也有关系。 刚开始会做的确实不多,甚至有的看了答案也不明白为什么,答案也有可能不对。但是大致留个印象就行,脑子里有个大概的框架。分析的话,分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我是自己看的课本,本科时学的基础还有一点,所以当时不是很担心。仪器分析的话,虽然也学了,但是学的并没有很深,就结合网上找到的视频配合着学习了。 第二个阶段(9月初-10月底)练习:这个阶段就是细细看书,大量练习,做题做的多了也知道重点和考点在哪里了。有机化学,我们反应式占的分值比较大,可考的点也比较多比较杂。要在大量练习中掌握基本规律,记住常见的反应等等。 有机化学规律性还是很强的,一定要自己摸索总结。分析化学的话,我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到也没那么简单,化学分析计算很多,掌握各种滴定的原理,公式能记住就一定要记住,才不至于碰到计算题很懵逼。 仪器分析的话,有基础,明白各种分析方法适合什么条件,其他的话,就要多背了。这个阶段过几遍教材,做几遍题,都是按照自己的基础和规划来的,我可能是做了两遍吧。 第三个阶段(11月)总结错题了,看看自己的错题:有机化学开始做合成题和记机理题,有了基础之后做合成题就不会那么扎心了。 找出常见化合物的合成规律,合成的答案通常不止一条路线,我会比较一下自己的合成路径和答案的有什么区别,哪条路线更有优势,副产物更少,需要的反应物更易得,路径更短啊这种问题,多想想为什么。 分析化学的话,也是总结上阶段做的错题,结合考点找出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挖坑。题目是有很多的,做是做不完的,自己多总结,也能明白怎么设错,原理在哪,考点在哪。分析化学开始背简答这种大题,需要记忆的题。 第四个阶段(11月下旬到12月)做真题:前期做练习题的时候,我有粗略翻过真题,知道要考的题型,没事的时候也会看真题的小题。至于这个阶段,就是认真做真题了。 手里有近10年的真题,认真做了两到三遍,总结的错题,过了一两遍。真题的价值很大,知道哪些常考的知识点,知道每种题的解题思路,还是要基础扎实,摸明白原理和出题老师想考你什么。 留下近两年真题在最后两周里掐时间模考。反复翻阅自己总结的有机笔记,错题,机理题,实验题,分析的笔记,错题,计算题和要记忆的大题,还有真题里的错题。 3 英语规划 刚开始备考,在整块的时间里,我每天只花一两个小时学英语,闲散的时间会用手机背单词。第一年报了班学英语的资料又被我再次利用了。 在英语的学习上,其实我花的心思并没有太多,前期我都没有完整做过一套真题,要么是不想写作文,要么是懒得手写翻译这种。但是临近考试,我模考了17年和18年的真题。所以,英语考的也并不高。 前期背单词,做阅读理解。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单词书不要背了,背真题的单词。那么厚一本单词书,我感觉我是背不下来的,佩服那些刷一本单词书两三遍的大佬。英语单词是有词根词缀的,我是看了机构老师讲的课,每天翻那本讲词根词缀的书和自己记的两本真题词汇。阅读理解,自己先做题,然后看视频听课,再自己看题,分析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以及真题解析思路的相同和差别在哪里。 考研阅读理解,简单的题要么极其简单,要么能纠结死。通常在两个答案里纠结,就很容易选错误答案,跳进出题老师挖的坑里。所以看视频,老师会说一些常见挖坑方法,比自己去摸索要好一些。理解为王,还是要明白真题的主旨中心思想是什么。 真题反复做,不要养成惯性思维,以为自己真的明白在考什么,实际上只是记住了正确答案而已。翻译和作文我是从中期就开始准备了,网上找了资料,自己把翻译的历年真题摘出来,每天写几句,有的还会背下来。作文,也准备的比较早,每一个话题会准备三到四段话。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是后期才做的多一些。完型填空有复现原则,但是也是一篇小短文,所以也可以当成阅读理解来做,理解主旨,不看备选项,自己先思考应该填什么。 4 政治规划 本来是要8月份就开始学政治,硬生生被拖到了9月份。毛中特,马原,思修,史纲,时政五大块。我政治也只考了73,没有上80,考完估选择题有39分。 政治的话,要想考的高一点,选择题拉分会更大一些,因为问答题基本上都是最后背押题卷,肖四肖八,小黄书等等。 最开始我是配着肖大大的精讲精练看徐涛老师。徐涛老师的课条理性很强,看视频加上看书来构建每一门课的框架,然后往里填充知识点。看完视频,做一遍1000题。 但是,做第二遍就没印象了,我当时都懵逼了。所以政治,也不是学长学姐讲的那么容易,知识点很多,达到平均分容易,但是高分就需要用心了。再过第二遍1000题的时候,就要标记出自己再次做错的题,回到书本看看考点是什么。 后期就是做肖八肖四,每天会刷小程序的选择题,背肖四的大题,时政里面也背了一点我觉得能用到的材料。 5 时间规划 每个人的有效时间都不太一样,切忌在自习室自我感动就行了。 暑假的时候,每天的时间规划如下: 8:00-8:30:记真题单词 8:30-9:00:记翻译单词 9:00-11:00:专业课 11:15-11:45:午饭 12:00-12:40:午休 12:40-13:00:玩 下午比较弹性基本上也是在学专业课, 一般上午学分析,下午是有机化学。 15:30-17:00:英语 18:00-19:00:政治 19:00-21:00:专业课 后期的时间就是政治会学2~3个小时,英语拉长到2~3个小时,弹性规划。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为论文焦头烂额,生怕自己毕不了业,答辩不让过,也想着毕业之后回家就开始学习。但是事实是,回家之后我玩了一两周,才出去租房的。 在整个考研期间,我基本上没有和我的大学同学,朋友联系过,因为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不知道自己这么努力,能不能成功上岸,充满不确定性。自己的情绪又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也不太想跟别人说自己在干嘛,有种闷声做大事的感觉吧。 当时想着考完之后,我就要干嘛干嘛的,所有美好愿景都是基于自己能考上研。但是也会给自己打预防针,考不上就去工作呗,也没啥,以后想考再考在职也可以。 但是考完初试之后,又是那种不确定感,所以拖啊拖的玩了一个多月,出分之后才开始准备复试,再开始好好准备学习。在家里学习的状态总是没有初试那么一心一意,不过还好啦。复试考的也还行,面试也还行。 能及早准备复试还是早点的好,不要拖。 准备一场考试,一共花了我大概7到8个月的时间吧。期间也有过放弃的想法,这个时候我就会在知乎上刷毒鸡汤,考研失败是种怎样的体验这种毒鸡汤来警醒自己。 考试之前想的是,怎么还不考,好痛苦,好想出去玩。但是真正考完之后,也没有那种我一定能考上的感觉,就觉得,嗯,对得住自己了,不管结果怎样,我都尽自己的能力试过一遍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考研,真的是一个人的事情。你要自己择校,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准备资料,自己备考,自己去考点踩点,自己联系老师。中间也有人会帮你,但终究还是自己的事情。上岸的学姐学长会告诉你,考研没那么难,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考上了。 所以那种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他们也有,只是已经不是考研这件事所带来的,更多的是课题或者其它的事情了。所以,如果要考研,就要下决心,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要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去面对所有事情。因为考研只是你漫长人生里的一步路,一个阶段,一个选择而已。 考上或者考不上,都要有这个勇气去做选择,去面对,去尝试,去努力。
|